藝術家陳瀅如透過宇宙學系統,利用占星學、神聖幾何、鍊金術等符號,來詮釋社會、歷史中的權力結構,例如人類行為、民族國家主義、國家暴力、烏托邦思維與集體意識等議題。目前透過靈修與薩滿實踐探索意識的無限可能性。
陳瀅如曾參加國內外重點展覽與影展,包括第十三屆光州雙年展(2021),台北雙年展(2020、2012),第五屆烏拉爾當代藝術工業雙年展(烏拉爾,2019)、鹿特丹國際影展(鹿特丹,2018、2011)、柏林超媒體藝術節(柏林,2018),利物浦雙年展(利物浦,2016)、雪梨雙年展(雪梨,2016)、柏林影展(柏林,2016)、《陳瀅如:超星鑑定》(舊金山,2016/另譯星際評估)、《上則星辰,內則德律》(台北,2015)、《超距作用-陳瀅如個展》(台北,2015)、《上海雙年展:社會工廠》(上海,2014)、《疫年日志:恐懼、鬼魂、叛軍、沙士、哥哥和香港的故事》(2013–2014巡迴展:香港、台北、首爾、舊金山 )、《無形的手:策展作為立場-第二屆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雙年展》(北京,2014)、《回避烏托邦》(哈雷,2013)。
2010–2011年,陳瀅如獲選為荷蘭皇家國際藝術學院(Rijksakademie van beeldende kunsten)駐村藝術家,2016年受邀於舊金山卡帝斯特(KADIST San Francisco)駐村及個展。
陳瀅如目前居住、工作於台北。
背景
2001-2003
舊金山藝術學院(San Francisco Art Institute)
行為與錄像藝術研究所,舊金山,美國
1996-2000
國立台北藝術大學,台北,台灣
駐村
2017
WARE – 威靈頓亞洲藝術駐村計劃,紐西蘭
2016
卡蒂斯特基金會,舊金山,美國
2013
Artspace 藝術空間,雪梨,澳洲 | 文化部駐村計畫
2010-2011
荷蘭皇家國際藝術村,阿姆斯特丹,荷蘭
獎助、研究金
2012-2022
-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,台灣
- 紐約臺北文化中心
- 駐英國代表處文化組
- 台北市文化局,台灣
- 國家藝術基金會,台灣
- 文化部,台灣
2010-2011
2003 -
國際學生獎學金,舊金山藝術學院(SFAI),舊金山,美國
得獎、提名
2011 - 金虎獎最佳短片提名,第40屆鹿特丹國際影展,鹿特丹,荷蘭
- 大遊牧(首)獎,城市遊牧影展,台北,台灣
2007 - 最佳錄像藝術獎,第十屆薩貢托短片影展,薩貢托,西班牙
收藏
- 卡蒂斯特基金會(Kadist Art Foundation),舊金山,美國
- 台北市立美術館,台北,台灣
- 荷蘭影像媒體藝術中心,阿姆斯特丹,荷蘭
- 荷蘭皇家國際藝術村,阿姆斯特丹,荷蘭
- Uitgeverij Lipari BV(私人收藏),荷蘭
出版
2022
2020
2016
2015
2014
2013
2012 -
「三種選擇 – 看青年藝術家貝克爾思如何面對恐懼」,〈現代美術雙月刊〉,臺北市立美術館,三、四月號
2004-2009
2006
教學、演講
2022
2020
- 「海盜、電波、防疫圈 #3:陳瀅如+柯念璞」,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,台北,台灣
- 「虛實相生:意識轉換的練習與實踐」,國立台北藝術大學,新媒體藝術學系,台北,台灣
2019
- 「我們真的看見了嗎?」,國立台北藝術大學,新媒體藝術學系,台北,台灣
2017
-
「萬無引力」論壇—以藝術探索科學之謎,國立台灣美術館,台中,台灣
2016 - Workshop: Tarot Reading with Yin-Ju Chen, Foudation for Art and Creatice Technology (FACT), Liverpool, UK
-
Tarot card Readin Workshop: A study of symbols, a trust of intuition, and a review of future, Cernter for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(CFCCA), Manchester, UK
- Bluecoat, Artist Talk: Andreas Angelidakis, Yin-Ju Chen, Rita McBride & Sahej Rahal, the 7th public conversation, Liverpool Biennial 2016, UK
2015 - 「超距作用:非科學研究方法與實踐」,台南藝術大學,台灣
- 「談偏見與檔案/挪用──檔案」,陳瀅如/洪子健,立方計劃空間/春之文化基金會,台北,台灣
- 「藝術家的『科學』夠科學嗎?」,陳瀅如/Venzha Christ,在地實驗計劃論壇/數位荒原,臺北,台灣
2014 -
DAM DAM BONG Vol.02, 10 min talk,TamtamART TAIPEI IPIX、TheCube 立方計劃空間,台北,台灣
2013
-
「踏上回憶的漫漫之途:召喚事件的幽靈」,台北藝術博覽會,台北,台灣
- 「疏離與邊緣的著迷及期待」,台北市立美術館,台北,台灣
2012-
「影像的政治性」,國立台北藝術大學,美術系,台北,台灣
- 台灣世新大學,廣播電視電影學系,教學演講(吳俊輝課程),台北,台灣
2010 -
「影像會說話」,講師,AKV/St. Joost,荷蘭
2008-
「第一人稱電影」研討班 - Madeleine Bernstorff,柏林藝術大學,教學演講,柏林,德國
藝術博覽會
2019
- Cernuschi art vidéo, Le musée Cernuschi, ASIA NOW, Paris
2018
- Art Basel Hong Kong, Chi-Wen Gallery, HK
2017 - Frieze New York, Randall's Island Park, Chi-Wen Gallery, US
- Art Basel Hong Kong, Chi-Wen Gallery, HK
2016 - Frieze London, Chi-Wen Gallery, UK
-
Art Basel Hong Kong, Chi-Wen Gallery, HK
2015 - Art Stage Singapore, Chi-Wen Gallery (Taipei),新加坡
2014 - Art Stage Singapore, Chi-Wen Gallery (Taipei),新加坡
文獻、報導
- 神秘主義再臨|陳瀅如:占星人看時間是曼陀羅的形狀,藝術新聞中文版,12月17日,2021
- PRŌTOCOLLUM 2019/20: GLOBAL PERSPECTIVES ON VISUAL VOCABULARY
- 【鬼月特輯】薩滿旅程與「內視」的藝術,嚴瀟瀟,Artouch,八月,2019
- 【鬼月特輯】巫言轉譯:陳瀅如、莎琳娜.穆罕默德(Zarina Muhammad)重新定義的巫美學,梁云繻,Artouch,八月,2019
- 「致幻記II:刻幻象」:陳瀅如的複合實相,嚴瀟瀟,今藝術與投資,vol 316,一月,2019
- 雙重洞見:《致幻記II:刻幻象》與《2018牛俊強個展》,孫松榮,Artalks/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,二月,2019
- 'Witte stenen betoveren Kunstfort Vijfhuizen', by Jaap Timmers, Haarlems Dagblad, Jul 26, 2018 (NL)
- Yin-Ju Chen Extrastellar Evaluations III : Entropy : 25800, by Guo Juan, ArtReview Asia, Spring, 2018 (ENG)
- 陳瀅如的「神話修補術」- 談《超星鑑定III:熵:25800》中的美學策略|嚴瀟瀟,今藝術,二月號,vol. 305,2018
- “Extrastellar Evaluations III”: Yin-Ju Chen and Cosmographical Mythology at TKG+, Taipei, by Megan Miller, Art Radar, Feb 2018 (ENG)
- OCULA REPORT: ACAW FIELD MEETING Take 5: Thinking Projects, OCULA, 2017, HK (ENG)
- Occulture: The Dark Arts, Bruce E. Phillips, Artlink, Oct 18 2017, AU (ENG)
- 封面故事:陳瀅如,「不可見的連結」(繁體中文版),段子迎,今藝術,五月號,vol. 296,2017
- A Taiwanese Artist Explores Quantum Physics and the Forces Seen and Unseen that Shape Human Life, by Bridget Gleeson, ARTSY, Oct 2016 (ENG)
- Taiwanese artist Yin-Ju Chen's "Extrastellar Evaluations II – A Dialogue Concerning Two Chief World Systems" at CFCCA, Manchester, Linda Pittwood, Art Radar (ENG)
- Profiles: Yin-Ju Chen, "Arcane Analyses", by Kerstin Winking, ArtAsiaPacific, Vol. 100, SEP/OCT, HK/AU/US (ENG)
- 「陳瀅如:不可見的連結」,段子迎,藝術界,8月,2016
- "Nervously looking forward": Liverpool Biennial's Flashback Episode — Reviewed, Maja Lorkowska, The Double Negative, UK (ENG)
- Extrastellar Evaluations: Yin-Ju Chen, by Hanae Ko, ArtAsiaPacific, HK (ENG)
- Group Thinking Disgusts Me the Most – Interview with Yin-Ju Chen, by Asja Nastasijevic, PLATEA Magazine, DE (ENG)
- An Interview with Yin-Ju Chen, Kadist Artist in Residence 2016, US/FR (ENG)
- Biennale of Sydney: Embassy of Spirits - Roundtable Discussion, by Stephanie Rosenthal & Biennale of Sydney and , AU (ENG)
- Artists share their spiritual stories at Sydney Biennale 'Embassy of Spirits', by Rachael Kohn, RN, 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, AU. Radio interview click here. (ENG)
- 「上則星辰,內則德律」——訪談藝術家洪子健、陳瀅如,立方計劃空間,關鍵評論,二月,2016
- Honored mentioned: 'Corruption: Everybody Knows …,' Think Pieces From E-flux, by Holland Cotter, The New York Times, Dec 3, 2015, US
- Honored mentioned: 2015 Taiwan Independent Art Scene, by Mio Iwakiri, artscape, Dec 15, 2015, JP
- Psychedelic and Power Trips: An Exhibition Contemplates Drugs, by Lilly Lampe, Sep. 2015, Hyperallergic
- 藥物相對主義:陳瀅如、洪子健雙人展〈上則星辰,內則德律〉,孫松榮,Artalks/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,九月,2015
- 藥物,只是個引子:立方計劃空間「上則星辰,內則德律—洪子健、陳瀅如雙人展」,藝術家雜誌,484期,九月,2015
- 'Notes on Drugs,' by Ho Yi, Taipei Times, Aug 12, 2015, TW
- 上則星辰,內則德律:陳瀅如、洪子健雙人展,印卡, Art Plus,46期,八月號
- 陳瀅如:科學無法證實的引力,鄒欣寧,ARTalks/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,6月,2015
- 《藝術家的科學》,藝術界,會議室專欄,158期,5/6月,2015
- 現代美術:藝術家年鑑,ART BOX出版企画室,五月,2015
- 星象蒙太奇:圍繞著陳瀅如的《超距作用》及歷史之惡,孫松榮,Artalks/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,vol. 24,4月,2015
- 「人體、國家、天體,以及無法被觀測的神秘」,吳嘉瑄,藝外雜誌,67期,4月,2015
- 「矛盾是唯一的洞見:談陳瀅如《超距作用》裡的三重性」,鄭文琦,藝術家雜誌,479期,4月,2015
- New Zealand / Taiwan Combination, by Warren Feeney, EyeContact, 7 April 2015
- 第十屆上海雙年展-工業風暴中的理性反思,王凱梅,今藝術,268期,1月,2015
- 「星辰映照歷史」,藝術世界(上海),292期,12月,2014
- 內在地圖的使用指南-淺談《試駕靈魂》展覽的占星觀點,鄭文琦,藝外雜誌,63期,12月,2014
- 「陳瀅如-天上如是、地下亦然」,鬼魂的迴返-台灣當代藝術中的幽靈徘徊學,龔卓軍、高森信男、陳莘著,p144-161,鳳甲美術館,2014
- 'The Making of the Body Politic through Violence', by Anselm Franke, Utopien Vermeiden, p70-p71
- 「實驗電影與錄像在台灣」,顏·博飛(Yann Beauvais)著,《比台灣電影更陌生-台灣實驗電影研究》,p44-45,吳俊輝編著。
- 'The Invisible Hand: Curating as Gesture – The CAFA Art Museum's second biennale features the works of six different curators', by Aaron Fox-Lemer, TimeOut Beijing, Apr 7, 2014
- '紀錄片/非虛構劇情片:《殺戮重組》的歷史真實',典藏今藝術,255期,余素慧,12月,2013
- ‘Interview with Yin-Ju Chen’, art4d asia, 泰國
- 2012台北雙年展專訪, 台北市立美術館
- 《怪獸如今更加清晰地現形了嗎?》,藝術家雜誌,陳寬育,450期,11月,2012
- 《第八屆台北雙年展:現代怪獸/想像的死而復生》 ,藝術界,翁笑雨,12月,2012
- 將難以迴避的宿命美學化-陳瀅如談《透納檔案》與《共登世界大同之境》,現代美術雙月刊 ,陳寬育,164期,10月,2012
- 封面故事-《塞回美術館黑盒子的大怪獸:2012 台北雙年展社會契約論》,破報,蘇盈如,732 期,2012
- 《台北雙年展》,今藝術,高子衿,241期,2012
- ‘Changing Housework: Feminist Art and the "Universal" Housewife’, by Molly Hankwitz
- ‘7 Picks from Cinematheque's 2012 Crossroads Film Event’, by Jackson Scarlett, 7x7SF - Art + Culture, May 12, 2012
- ‘Bumper Corp of Local Asian-American Docs’, by Mara Math, Cine Source – a forum for moving image makers, March 2010
- ‘Film Fest Spotlights Asian American Experience’, by Sura Wood, SF ART Monthly, SF ARTS.ORG, March 2010 | Vol. 21 | no. 9
- ‘Frames of Fear’, by Jill Conner, Entrepreneur Magazine, Afterimage
|
個展、放映
2022
- 「閉上雙眼,真識即顯。關掉大腦,真知即現」,上海紐約大學當代藝術中心
2018
- 「致幻記II:刻幻象 ─ 陳瀅如個展」,其玟畫廊,台北,台灣
- 「超星鑑定III:熵:25800 ─ 陳瀅如個展」,TKG+Projects,台北,台灣
2016
- 「超星鑑定 II: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」,華人當代藝術中心(CFCCA),曼徹斯特,英國
- 「陳瀅如:超星鑑定」,卡蒂斯特基金會,舊金山,美國
- 「天上如是、地下亦然:陳瀅如作品放映」,舊金山 Cinemtheque and 芳草地藝術中心(歐巴布也那藝術中心 ),舊金山,美國
2015
2013 -
「洪子健與陳瀅如放映」,Chi-Wen Gallery,台北,台灣
2011 -
「陳瀅如與洪子健作品選集」,Kino Satellite, Blood Orange East,柏林,德國
2008 -
「實驗影像特輯:陳瀅如與洪子健」,SPONTO Gallery,洛杉磯,美國
2008 -
「東/西論壇:亞洲新視角」,Other Cinema/藝術家電視頻道,舊金山,美國
聯展
2021
- 「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-2020台北雙年展巡迴」,龐畢度中心梅茲分館,法國
- 「未竟之役:太空.家屋.現代主義」,台北市立美術館,台灣
- 「現代驅魔師」,台北市立美術館,台灣
- 「非尋常靈知」(線上展),IMPAKT基金會,荷蘭
- 「本草城市新竹:以淺山海作為方法」,新竹241藝術空間,台灣
- 「太空奇談」,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,北京,中國
- 光州雙年展,光州,韓國
2020
- 台北雙年展: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,台北市立美術館,台灣
- 「跨維度傳導:藝術、科技、神秘主義的共時相會」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,台灣
- 波蘭中介雙年展,波蘭
2019
- 「陳瀅如 | 超星鑑定III:熵:25800」K4 galleri/ STRUKTURA,奧斯陸,挪威
- 「到達彼岸:關於科技泛華未來主義與人工智慧藝術機器人」,ACUD Kino,柏林,德國,
- 「災難的靈視」,台北當代藝術館,台北,台灣
- 「赤字團」,長征計畫,北京,中國
- 「重返神性:作為一位無神論的有神論者」,水谷藝術,台北,台灣
- 「從汝浮波瀾:台灣女性實驗電影切片」,台灣國際女性影展、另一種影像記事,台北,台灣
- FOCUS #13 FLUX DE MÈRES, REFLUX DE FILLES, Festival des Cinémas Différents et Expérimentaux de Paris, 巴黎,法國
- 第五屆烏拉爾當代藝術工業雙年展,烏拉爾,俄羅斯
- 「銜尾蛇」,立方計畫空間& Casino Luxembourg - Forum d'art contemporain,台灣、盧森堡
- 照膜2019-第四屆台灣國際貓影展,立方計畫空間,台北,台灣
- 「東南亞性/別身體」,馬尼拉大都會美術館,菲律賓
2018
- 白男人文件展,濕地,台北,台灣
- 捷克伊赫拉瓦國際紀錄片影展
- Metropolis of the Future: A futurology Study of Asian Mega-Cities(電影放映單元),Tentacles,曼谷,泰國
- 台灣雙年展,國立台灣美術館,台中,台灣
- 「靈魂的墓穴、神廟、機器與自我」,高雄市立美術館,台灣
- 「意識介入」,Kunstfort Vijfhuizen藝術碉堡,荷蘭
- 「排演/典藏展:V-A-C、莫斯科當代美術館、卡蒂斯特」,莫斯科當代美術館,莫斯科,俄羅斯
- 柏林數位藝術節 Transmediale,世界文化中心(HKW),柏林,德國
- 「蹤跡:當代媒體藝術導航」,貝爾格勒當代美術館,塞爾維亞
- 莫斯科國際錄像藝術節&滲透影像媒體藝術節-Now&After,DATA Mania,莫斯科,俄羅斯
- 鹿特丹國際影展,鹿特丹,荷蘭
2017
- 「PARKLIFE」,其玟畫廊,台北,台灣
- 「場域五:思考計劃」,亞洲藝術週,紐約市,美國
- 滲透影像媒體藝術節,英國巡迴展,英國
- Video on the Road,空場,台北,台灣
- 「秘文化:暗藝術」,市立美術館,威靈頓,紐西蘭
- 「ExiS-首爾實驗電影節」,首爾,韓國
- 「南方:問與聽的藝術」,高雄市立美術館,台灣
- 巡迴展-「萬無引力」,國立臺灣美術館,台中,台灣
- 「從不扔東西的人」,廣州時代美術館,中國
- 「Line of Times」,六廠基金會,香港
2016
- 「萬無引力」,FACT藝術與創意科技基金會,利物浦,英國
- 「不早不晚」,佩斯畫廊,北京,中國
- 雪梨雙年展,雪梨,澳大利亞
- 利物浦雙年展,利物浦,英國
- 「超星鑑定:陳瀅如於2016利物浦雙年展-陳瀅如、崔廣宇的對話」,其玟畫廊,台北
- 「研究:再研究」,Post Territory Ujeongguk,首爾,韓國
- 「翁笑雨-軟崩潰」,貝加莫當代藝術館,貝加莫,義大利
- 「恆星與怪獸」,惑星海王,香港
- 「十字路口2016」,舊金山實驗電影機構,舊金山,美國
- 柏林影展:論壇延展單元:穿越幻像,柏林,德國
2015
- 「賄賂:大家都知道的事…」,e-Flux,紐約,美國
- 「Behold the Asian : How One Becomes What One is: 洪子健與陳瀅如」,其玟畫廊,台北,台灣
- NEoN 數位藝術節,蘇格蘭
- 「陳瀅如與洪子健:上則星辰,內則德律」,立方計劃空間,台北,台灣
- 「中斷調查 (斷裂的現代神話)」,亞洲文化中心,光州,韓國
- VIDEOEX 國際實驗電影與錄像藝術展,蘇黎世,瑞士
- 「臨時天堂」,Refusalon畫廊,舊金山,美國
- 巡迴展-「疫年日志:恐懼、鬼魂、叛軍、沙士、哥哥和香港的故事」,卡蒂斯特基金會,舊金山,美國
- 「語言是病毒」,坎特伯雷大學,基督城,紐西蘭
2014
- 「上海雙年展:社會工廠」,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,上海,中國
「 第四屆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:鬼魂的回返」,鳳甲美術館,台北,台灣
- Kochi-Muziris 雙年展,藝術家電影,印度
- 「歷史幽魂」,其玟畫廊,台北,台灣
- 「非虛構電影」,tamtamART,台北,台灣
- 巡迴展-「疫年日志:恐懼、鬼魂、叛軍、沙士、哥哥和香港的故事」,Arko Museum,首爾,韓國
- 「試駕靈魂」,葉偉立工作室,楊梅,台灣
- 巡迴展-「疫年日志:恐懼、鬼魂、叛軍、沙士、哥哥和香港的故事」,立方計劃空間,台北,台灣
- 「無形的手:策展作為立場-第二屆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雙年展」,北京,中國
2013
- 「回避烏托邦」,Werkleitz 年度藝術節,Halle,德國
- 「廚房櫃檯規劃」,柏林,德國
- 疫年日志:恐懼、鬼魂、叛軍、沙士、哥哥和香港的故事」,Para/Site,香港
2012
- 「寒冷叢林中的都會文明」,Ar/ge kunst美術館,波爾扎諾,義大利
- 「家事:女性主義藝術脈絡」,雷諾茲畫廊,太平洋大學,斯托克頓市,加州,美國
- 「現代怪獸/想像的死而復生」-2012臺北雙年展,台北,台灣
- 「嚇」,Synchronicity Space,洛杉磯,加州,美國
- 'PLUS C'EST GROS, PLUS CA PASSE',Le Treize畫廊,巴黎,法國
- 「卡雷爾 · 阿佩爾開放居所展」,阿姆斯特丹,荷蘭
2011
- 荷蘭皇家國際藝術村,開放工作室,阿姆斯特丹,荷蘭
- 技術生態:第十三屆國際新媒體文化藝術節,里加,拉脫維亞
- 國際實驗電影與錄像藝術展,蘇黎世,瑞士
- 抽像電影卓越史,白教堂畫廊,倫敦,英國
- 第十一屆信號和噪聲媒體藝術節,VIVO媒體藝術中心,溫哥華,加拿大
- 「我們居住地底:臨時特展」,TrouwAmsterdam,阿姆斯特丹,荷蘭
- 歐洲媒體藝術節,奧斯納布呂克,德國
- 卡雷爾 · 阿佩爾開放居所展,阿姆斯特丹,荷蘭
- 「第一輯:仙境」,GlogauAIR 畫廊,柏林,德國
- 「魔術入門」,Skalitzer 140/ Temporary,柏林,德國
- 「讓渡:動畫」,城市畫廊,代爾門霍斯特市,德國
2010
- 動畫藝術展,台北歌德學院 & 台北數位藝術中心,台北,台灣
- EX!T2010台灣國際實驗媒體藝術展,台北,台灣
- 荷蘭皇家國際藝術村,開放工作室,阿姆斯特丹,荷蘭
- 「有形無形」,tamtamArt畫廊,柏林,德國
- 「解密外訊」,南方美術館,克里斯蒂安桑市,挪威
- 「動鏡」-米蒂利尼數位媒體展,希臘
2009
- 「諸眾」- 蘇菲亞王妃藝術中心,馬德里,西班牙
- 「天空的國王」,UnionDocs,紐約,美國
- 「永久緊急狀態」,Eyebeam 畫廊,紐約市,美國
2008
- 「記憶.遺忘」,Hold and Freight 畫廊,倫敦,英國
- 黑暗之光藝術節,都柏林,愛爾蘭
- 「科技監禁:加州實驗」UnionDocs,紐約,美國
2007
- ATA電影與錄像藝術節,藝術家電視頻道,舊金山,美國
- 「擺佈」,Arttransponder,柏林,德國
- 非那局藝術節,吉隆坡,馬來西亞
- 「景觀輸入」,"Imported Landscapes", Safe-T-Gallery, 紐約,美國
2006
- 「嶄露頭角!」,GEN ART,舊金山,美國
- ATA電影與錄像藝術節,藝術家電視頻道,舊金山,美國
- Light Cone 預展 2006,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,法國
- 菲士蘭媒體藝術節,菲士蘭,荷蘭
- 「異常國家」,27號工作室,舊金山,美國
- 「異位」,NewYorkRioTokio,柏林,德國
2005
- 「混亂」,南方曝光畫廊,舊金山,美國
- APAture 2005: 亞太美裔青年藝術之窗,Somarts Cultural Center,舊金山,美國
- 剽竊」,SOMARTS Cultural Center, 舊金山,美國
2004
- 「史詩」,南方曝光畫廊,舊金山,美國
- APAture 2004: 亞太美裔青年藝術之窗,Somarts Cultural Center,舊金山,美國
2003
- 「撞擊」,南方曝光畫廊,舊金山,美國
- 「間隔空間」,藝術家電視頻道,舊金山,美國
- 香港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,香港
- 「臨時成分」,New Langton 畫廊,舊金山,美國
2002
- 「加載」,Dorothy W. and C. Lawson Reed, Jr. 畫廊, 辛辛那提,美國
- 「行騙」,Galeria De La Raza畫廊,舊金山,美國
2000
- 自體潰爛」,悠閒藝術中心,台北,台灣
- Improvisation,皇冠藝術中心,台北,台灣
國際影展參展紀錄
2012 - 第34屆 Big Muddy Film Festival,卡本戴爾,伊利諾伊州,美國
- 「十字路口2012」,舊金山實驗電影機構,舊金山,美國
2011 - 第三屆奇妙影展,萊梅索斯,賽普勒斯
- EXiM 2011 - 亞洲實驗影像活動, 牛房倉庫, 澳門
- 9th Festival international Signes de Nuit, Paris, FR
- 「另類」-第十八屆巴塞隆納獨立影展,巴塞隆納,西班牙
- 第十五屆伊希拉瓦紀錄片影展,捷克
- 賽普勒斯國際短片影展,利馬索爾,賽普勒斯
- Light Cone預展,Cinema Action Christine,巴黎,法國
- EXiS 2011 首爾實驗電影展,首爾,韓國
- 瓜納華多國際影展,墨西哥
- 「經驗之歌」,Mendel Art 畫廊於百老匯戲院,薩斯卡透,美國
- 行星紀錄片影展,華沙,波蘭
- 「行而上生產」,92YTribeca 戲院,紐約市,美國
- 金虎在莫斯科 -鹿特丹國際影展短片精選,莫斯科,俄國
- Other Cinema - 最新實驗媒體精選,藝術家電視頻道,舊金山,美國
- Projection nomade : Agir au cinéma - à l'occasion des Rencontres de Sophie au Lieu Unique
Mire - Cinema experimental et image en mouvement,南特,法國
- 「持久性抗力」-英國倫敦紀錄片影展精選,新德里,印度
- 城市遊牧影展,台北,台灣
- 鹿特丹國際影展,鹿特丹,荷蘭
- 哥特堡國際影展,瑞典
2010 - 舊金山國際亞美影展, 舊金山,美國
- 芝加哥亞裔藝術節,芝加哥,美國
- 新加坡國際影展
- 英國倫敦紀錄片影展
- Other Cinema - 最新實驗媒體精選,藝術家電視頻道,舊金山,美國
- 城市游牧影展,台北,台灣
- Globians世界文化紀錄片影展,柏林,德國
- 羅伯特 ‧ 佛拉哈迪電影討論會
- 伊希拉瓦紀錄片影展,捷克
- 海港電影,舊金山,美國
- 第二屆獨立影展,「非地下電影」,都靈,意大利
2009 - 伊希拉瓦紀錄片影展,捷克
- 伊斯梅利亞紀錄片與短片影展,吉薩,埃及
- 第十二屆反物質影展,維多利亞BC,加拿大
- 芝加哥地下電影節,芝加哥,美國
- 「思考:材料與隱喻」,探索博物館,舊金山,美國
- 「吃角子老虎」, Le Cinématographe,南特,法國
- 城市游牧影展,台北,台灣
- 格但斯克紀錄片影展,格但斯克,波蘭
- 「遷移」,Anthology Film Archives,紐約市,美國
2008 - Other Cinema - 最新實驗媒體精選,藝術家電視頻道,舊金山,美國
- 第廿一屆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,阿姆斯特丹,荷蘭
- 布萊頓影展,布萊頓,英國
- 「另類」-第十五屆巴塞隆納獨立影展,巴塞隆納,西班牙
- 第十四屆里昂亞裔影展,里昂,法國
- 溫特圖爾國際短片影展,溫特圖爾,瑞士
- 萬神殿國際實驗電影與動畫電影節,賽普勒斯
- 女性影展,台北,台灣
- 鳳凰錄像影展,布萊頓,英國
- 新電影影展,蒙特婁,加拿大
- 第十三屆斯普利特影展,斯普利特,克羅埃西亞
- 口袋影展,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,法國
- 釜山亞洲短片電影節,釜山,韓國
- 第54屆歐博豪森國際短片電影節,歐博豪森,德國
- 城市游牧影展,台北,台灣
- 第二屆埃斯特雷馬杜拉 Cineposible 國際影展,西班牙
- Le Cinéma Oblò & L'Autre Cinéma, 瑞士
- 坦佩雷電影節,坦佩雷,芬蘭
- 「迂迴」- 第三屆國際錄像展,開羅,埃及
2007 - Other Cinema - 最新實驗媒體精選,藝術家電視頻道,舊金山,美國
- 「邂逅」-第十三屆短片影展,布里斯托,英國
- 第十七屆里約熱內盧國際短片影展,巴西
- Other Cinema – 「女兒最知道」,藝術家電視頻道,舊金山,美國
- 第十一屆舊金山MADCAT女性影展,舊金山,美國
- 釜山亞洲短片電影節,釜山,韓國
- 城市游牧影展 台北,台灣
- 第十屆薩貢托短片影展,西班牙
- 「褐矮星」,馬德里,西班牙
- 「另類觀點:陌生人在鎮上-動畫短篇」,太平洋電影檔案館,柏克萊大學,美國
- T-10 錄像展,21 Grand 畫廊,奧克蘭,美國
2006- 「激流2006」第二屆國網路電影節,巴西
- Other Cinema - 最新實驗媒體精選,藝術家電視頻道,舊金山,美國
- 女性影展,台北,台灣
- 首爾網路電影節,首爾,韓國
- 第九屆反物質地下影展,維多利亞BC,加拿大
- 羅伯特佛拉哈迪電影討論會,紐約,美國
- 舊金山實驗電影,舊金山,美國
- 第49屆舊金山國際影展,舊金山,美國
- 少數民族女性影展,歐巴布也那藝術中心,舊金山,美國
2005 - Other Cinema - 最新實驗媒體精選,藝術家電視頻道,舊金山,美國
- 第八屆反物質地下影展,維多利亞BC,加拿大
- 舊金山MADCAT女性影展,舊金山,美國
- 城市游牧影展,台北,台灣
2004 - Other Cinema - 最新實驗媒體精選,藝術家電視頻道,舊金山,美國
2003 - Other Cinema - 最新實驗媒體精選,藝術家電視頻道,舊金山,美國
- 亞洲實驗電影節,華盛頓DC,美國
- 中國與台灣的實驗電影,巴黎,法國
|